整个头骨是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骨块构成的。同时,它除了是脑髓的容器之外,还有眼眶、鼻腔、口腔等。因此,头骨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标本,以显示其局部的关系,现分述如下。
(一)完整头骨涂色标本
即在头骨半边的各个骨块表面涂以不同颜色的瓷漆,以示区别它们的界限。另一半作为对照。
(二)头骨剖面涂色标本
即将头骨用钢锯锯开(制作时要轻手缓锯,以免破坏一些脆薄的骨块),并在各个骨块的内、外表面涂以颜色,以示区别它们的界限。此类标本应取同种动物的数个头骨,作成纵剖面、横剖面等几种,以配套使用。
(三)头骨分离骨块标本的制作
制作这种标本以选用幼龄动物的头骨最为适宜。因为成年后的动物头骨接缝已完全骨化,分离时常感困难。分离的方法可以用沤制法取得,即在取材之后,剔除表面的软组织,通过沤制、水洗和漂白等工序,即可取得头骨分离骨块标本。若要在短期内制成,则可用干黄豆由枕骨大孔处装入并填满颅腔,外表再用纱布松松地包好,放在水锅内,徐徐加热至40-50℃,约2小时后,即因黄豆泡水而膨胀的张力,将头骨的大部分接缝张开,未张开的部分可放在水内经煮一下,使骨缝处的骨质变软,用手慢慢地掰动,也就不难分离开了。分离后的骨块须经漂白,然后散装陈列在玻璃匣内,亦可进行复装保存。复装的方法是在座板上固定两根粗铜丝作支撑,分别固定腭骨和蝶骨(支撑的高度以下颌骨能够卡入为度),然后以这两个骨块为基础,将其他骨块按其自然位置,用铜丝弹簧连接起来(连接前要选好位置,用细钻头钻好孔),骨块之间相距1-1.5厘米左右,以便观察接缝开头以及通过接缝看到内部的结构。
(四)显示副鼻窦的标本
额窦和上颌窦部分可用骨凿、骨钳和骨锉等将额骨和上颌骨等骨块的外壁打开,以显露其窦腔的形状与范围(额窦和上颌窦的形状与大小,随动物种类及年龄而有差异,因此,最好能多做几个,顺序陈列,进行比较)。另外也可以用铸型的方法来显示额窦和上颌窦的形状。
筛窦、蝶窦和鼻甲窦部分,可利用头骨的剖面(纵剖面和横剖面)标本来观察。
附 副鼻窦铸型标本的制作法:
铸型标本是利用某些金属混合之后,使其熔点降低,便于灌铸,而且在腐蚀时也不怕变性,并便于保存,又具有经久耐用美观的特点。通常作低熔点合金用的金属及其熔点如下:
铅 326℃
铋 271℃
锡 231℃
镉 200℃左右
现将几种常见的合金开列如下(其配合比例均按重量计算)。
伍德(Wood)氏合金,熔点66-77℃。
铋 50% 铋50%
铅 24% 铅25%
锡 14% 或 锡12.5%
镉 12% 镉12.5%
纽方(Nenfon)氏合金,熔点95℃。
铋 52%
铅 32%
锡 16%
劳斯(Rose)氏合金,熔点77-94℃。
铅 25% 铅 21.40%
锡 25% 或 锡 21.40%
铋 25% 铋 57.20%
合金的配制方法:先将熔点较高的铅用小铁锅或铁质饭瓢熔解后,移开火焰,使温度稍为降低,便将铋加入,继续加温至全部熔解后,再移开火焰,使温度降低,再将锡加入搅合,俟温度又稍降低后才加入镉(因镉容易被氧化燃烧,故不能在高温情况下加入),最后倒在木板上呈薄片条状让其自然冷却备用,或直接用来灌铸标本。
上颌窦和额窦的灌铸法:取完整的头骨(下颌骨不要),在额骨中部,矢状缝的外侧处,用圆锯作一圆孔,以硬纸作一漏斗插入孔内,周围用石膏粉调水围好。另外在上颌骨的中部(眼眶的前下方2-3厘米处)同样用圆锯作一圆孔,插入硬纸漏斗,周围固以石膏,并且用石膏填满鼻腔,填时用纸隔住上颌窦孔。将头骨放于烘箱中彻底烘干,然后再将熔融的合金从漏斗处灌入窦内。待冷却后,置于20-25%盐酸中腐蚀,辅以骨钳剪去未被蚀掉的骨质部分,取得额窦和上颌窦的铸型标本。惟经腐蚀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变黑。此时用10%氢氧化钾处理后即可恢复原色。此类标本应置于玻璃框匣内,底座上衬以棉花衬托,以备陈列。
(五)牙齿标本的制备
动物的牙齿有仅具有鉴别年龄的意义,而且也是动物分类学的重要依据。因其鉴别依据与牙齿的脱换及恒切齿的结构有关。所以,制备一些牙齿的标本具有一定的意义。其中一种是将固定好了的动物尸体头部材料,剥去皮肤和面部肌肉等软组织,再用骨凿和骨钳等工具把上、下齿槽的外壁打开(齿颈处要保留一线齿槽骨质缘,以防牙齿脱落),显露牙齿脱换和齿根的形态。这种标本应置于标本瓶中,用5%福尔马林液保存。另一种是将动物的恒切齿锯成纵剖面和横剖面,以显示牙齿的结构层次和不同断面的形态变化,这类标本应固定于玻璃匣内。另外,还可以收集不同年龄的动物下颌切齿标本(连同下颌骨从齿槽缘处锯断),顺序陈列,进行对照比较。
- 上一篇:显示骨块构造的标本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