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身骨骼标本的串制全身骨骼标本的串制日期:2016-11-12标签:全身骨骼标本的串制 阅读:简介:依据解剖学图谱或X光片串制全身骨骼标本,应以牢固和保持其固有的形态为主,其次再考虑关节运动形式的装置。串制的次序一般是先串连四肢骨骼;第二步串连躯干骨骼;第三步将前、后肢骨骼分别连于肩带和盆带部。现将各步的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分述如下。 (一

依据解剖学图谱或X光片串制全身骨骼标本,应以牢固和保持其固有的形态为主,其次再考虑关节运动形式的装置。串制的次序一般是先串连四肢骨骼;第二步串连躯干骨骼;第三步将前、后肢骨骼分别连于肩带和盆带部。现将各步的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分述如下。

(一)四肢骨骼的串连方法及注意点

串连前应将前、后肢各骨块顺序查对一遍,分别放置,以避免失落和接错位置。串连时,先将前肢的腕骨(或后肢的跗骨)分别在各个相关骨块的接触面上,以细钻头钻好孔道,再将短铜丝用攻丝板绞好螺纹,旋入孔内(其外露部分用锉刀锉平),使得各个相关骨块紧相连接。各个籽骨(包括膝盖骨)也以同样方法固定于相应的位置上。然后,前肢自肱骨的肘窝至主指的蹄骨(偶蹄兽至掌骨的远端),后肢自股骨大转子内侧的凹陷处至主趾的蹄骨(偶蹄兽至跖骨的远端),沿骨块长轴的中心钻好孔道。然后顺序穿入一根粗铜丝,在铜丝的上端(肘窝处或后肢大转子内侧凹陷处)用攻丝板做好螺纹,配用合适的螺帽固紧;铜丝的下端,于蹄骨的底面留出长约3厘米左右的余端(偶蹄兽则于掌骨或后肢骨的远端留出长约1厘米的余端),也用攻丝板做好螺纹,配以合适的螺帽固紧,并将此插入在座板上作为固定位置使用。偶蹄兽的各个指分别按顺序穿入一铜丝,并将其上、下余端(1-2)厘米用攻丝板做好螺纹,下端配用合适的螺帽固紧,上端部分待四肢的上部骨骼串制好后,在掌骨(或骨)远端相应关节面的中央处钻一孔道,将其旋入连接固定。

前肢肩关节的连接,可在肩臼的上缘选取三点,用手摇钻分别斜向肱骨头钻好孔道,再用短铜丝钉入铆平即可(图7-1)。

串连四肢骨骼必须注意各个关节的方向和角度以及骨块连接的位置,以使制成的标本具有生前形态。其次,串连孔道的位置多选择在关节接触面的中央或骨块内侧隐蔽的地方,尽量避免外露,以减少外加物的直观感觉,万一不可避免时,也要将外露部分用小锤打紧铆平。另外,钻孔时钻头的粗细要合适,其长度要比被钻骨块的长度略长一些,这样,一个骨块的中轴孔道可以一次钻好(但需准确地掌握钻头的行进方向),并便于连接。

(二)躯干骨骼的串连方法与注意点

躯干骨骼的串连,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依次进行,即骨盆、脊柱和肋骨、骨软骨和胸骨、头骨以及尾椎骨等。

骨盆的连接   在左右髂骨翼的中部(荐结节下方处)各选取两点(图7-2),分别对准荐骨翼的方向钻好孔道,在此旋入2厘米长的小号平头螺丝,使荐髂关节连接紧即可。

脊柱和肋骨的串连       串制时必须注意脊柱的曲度和胸廓的形状(各种动物形状不同)。脊柱的曲度(特别是颈曲和背曲)主要是由贯穿于整个椎管内的圆铁条弯成相应的形状而成的。因此,事先应计算好铁条的长度(前端插入枕骨大孔以连接头骨,后端至荐骨的椎管内为止),并将其弯成相应的曲度。然后,自前至后顺序套入各个椎骨。每个椎骨在套入前,要在相邻接的椎窝与椎头接触面的中央钻一小孔道,插入一短铜丝(或由前至后穿入一整条铜丝),以串连固定椎体,并在头窝之间填入一片形似椎间盘状的垫片──用毛垫、橡皮或泡沫板剪成,大小比头窝关节面稍小一点(注意不宜过厚),垫片中心钻一小孔,穿于连接椎体的铜丝上,以此充作椎间盘,尽可能地保持脊柱的固有长度,不致改变体形结构的比例。当椎骨套入铁条时,在每个椎骨的椎孔内(铁条的周围)都要塞入两片形状相当的木片,将铁条塞紧,这样椎骨也就不会左右摇动了。

在串连胸段脊柱时,就应顺序地将肋骨固定于相对应的胸椎上,固定的方法是在每根肋骨的肋骨小头和肋结节处,分别对准肋小窝和胸椎横突各钻一小孔,用平头螺丝或短铜丝(后者也要用攻丝板绞成螺纹)旋入固定(图7-3)。

脊柱串好之后(颈段至腰段),就可将其架在预先做好的座板支撑上。支撑的位置,前方一根正对枢椎的腹侧面,后方一根撑在第一腰椎椎体的腹侧面(图7-4)。

肋软骨和胸骨的串连   肋软骨在骨骼处理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变形或与硬肋脱开,串制时,可用细铁丝连接于硬肋下端和胸骨侧缘的关节面上,然后,外面涂抹一层油灰,再裹棉纸和石蜡,边涂边贴,直到适当粗细,连接牢固即成。肋弓部分也用同样方法连接。

头骨的连接   动物的头部骨块,除下颌骨外,一般都自然地连接成整体,无需再连接。至于下颌骨与其他骨块之间的连接,可于左、右上颌骨的齿槽内侧和下颌骨骨体部(内侧面)各钻一孔,在这两孔之间安装一个用铜丝做成的风钩样装置(牛、马等大动物的头骨,还需在颧弓和下颌关节突之间加装一个风钩样装置),这样就可把下颌骨与其他骨块连在一起了,必要时又可单独取下。牛的下颌骨左右两部分往往愈结不牢,这时可在颏孔前后选取一点,横向地钻一孔道,插入短铜丝打紧铆平,即能使其连接牢固。

头骨经过骨骼处理之后,其牙齿往往松动,易于脱落,这时可用白乳胶(或其他粘合剂)从齿槽缝隙中滴入,使其粘牢。

上述四部分串好之后,就可以将它们串连在一起了。即将骨盆由荐骨的椎孔处套入串连脊柱的圆铁条的后端,使最后腰椎与荐骨恰好接合(两椎体之间同样穿以短铜丝,并有垫片作椎间盘),然后在荐骨嵴的前方向下钻一孔道,此孔道通过铁条至荐骨椎体内,在此插入一根短铜丝作为销子,将荐骨与铁条闩紧(图7-2)。头骨与躯干之间的连接亦大致相似。即将头骨从枕骨大孔处套入铁条的前端,使枕髁与寰椎的关节前窝接合,再从枕骨大孔的前方处向下钻一小孔道,此孔道通过铁条至枕骨基底部,然后在此孔道内插入一根短铜丝作为销子,将头骨与铁条闩紧(图7-5)。

尾部骨骼的串连   先将每一尾椎骨自椎体的前端向后用细钻头钻好孔道,然后顺序套在一根细铜丝上(末段尾椎骨较细小不便钻孔和串连,可用白乳胶或其他粘合剂粘连,但要注意尾巴的弯曲形态),铜丝的前端留出2厘米长的余端,并用攻丝板做好螺纹,再在荐骨椎体的后端中央处钻一孔道,将其旋入固定。最后整好形态即成。

(三)前肢与躯干骨骼的连接

将已连好的前肢骨骼拿到躯干骨骼的前胸部,对好连接位置(这时要通过旋动支撑下端的螺丝帽来调节前方支撑的高度,使之与前肢的高度相适应),然后在肩胛骨上选取三点。分别与相对的肋骨各钻一孔(图7-1),用10厘米长的小号平头螺丝与螺帽连接固定。

(四)后肢与躯干骨骼的连接

将已串连好的后肢游离部骨骼于股骨大转子外下方处选好一点,平对股骨头的中央至髋臼中央钻一孔道,用平头螺丝(或用粗铜丝制成螺纹配用合适的螺帽代用)及螺帽固紧,这时也要通过旋动后支撑下端的螺丝帽来调节支撑的高度,以相适应。

注:在串制过程中,凡遇铜丝端部需要攻丝并配用螺帽之处,当条件不便时,也可将铜丝端部弯转,并用烙铁焊一锡坨,以此代替螺丝帽的固定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