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皮鞣制毛皮鞣制日期:2016-11-10标签:毛皮鞣制,鞣皮 阅读:简介: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剥制哺乳动物标本时已广泛使用毛皮鞣制技术。鞣制的毛皮,不仅在防腐方面优于生皮,更在防收缩变形方面尽显优势。将经过鞣制的毛皮与翻制的动物体模型结合起来,可以使动物标本在结构科学性和表现力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。发达国家的标

 

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剥制哺乳动物标本时已广泛使用毛皮鞣制技术。鞣制的毛皮,不仅在防腐方面优于生皮,更在防收缩变形方面尽显优势。将经过鞣制的毛皮与翻制的动物体模型结合起来,可以使动物标本在结构科学性和表现力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。发达国家的标本制作业并不是一人包揽到底的,他们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比较完备。一般都是剥制人员将皮剥离下来后,送交皮革工厂去完成毛皮鞣制工作。剥制人员给鞣制工厂提出鞣制毛皮的具体要求,如皮张不能出现较大的变形,长度变形范围,宽度变形范围及一些细致的要求,工厂会按这个要求进行技术处理以使剥制工作者满意。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样的合作形式,因而掌握有关毛皮鞣制方面的知识对剥制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。它已成为构成现代剥制技术的要素之一。

第一节 毛皮的一般特性

一、毛的分布

毛的分布大致有四种类型:

(一)单毛分布型

毛一根一根地分布在皮板上,每根毛各有自己的毛囊。例如牛、马、骡、驴、狍子、獐等的皮。

(二)简单组分布型

毛纤维按一定的形状排列成毛组,每组中有数根毛,每根针毛各有自己的毛囊,例如山羊。

(三)束状分布型

若干绒毛或若干绒毛带一根针毛组成毛束,长在一个毛囊里。例如獾、家猫皮等。

(四)复杂组分布型

若干绒毛带一根针毛组成毛束,若干毛束又围绕着一根锋毛组成毛组。例如草兔、麝鼠皮等。

二、毛被更换和季节特征

动物毛被都有一定的生长期和脱落期。当生长到成熟末期,毛乳头开始萎缩,毛球组织发生变化。毛球上、中部细胞开始硬化,迅速与附着在毛乳头上的毛球基部活细胞分离。此时,毛囊收缩,毛根上升,并停留在毛囊上部,直至脱落。旧毛脱落前,毛乳头细胞又开始繁殖,逐渐长出新毛,组成新的毛被。这就是毛被脱换的规律。

(一)毛被脱换类型

毛被脱换有三种类型

1、一年两次换毛

大多数非冬眠动物毛被属此类型,如绵羊、灰鼠、狸子、艾虎、扫雪等。立春脱去冬毛,生长夏毛;立秋前后开始脱换夏毛,生长冬毛。

2、一年一次换毛(冬眠动物)

旱獭、獾等,一般冬眠醒后,开始脱去较丰富的毛绒,同时缓慢生长出新毛。新绒毛要到下次冬眠前才能完全成熟。

3、常年零星换毛

水陆两栖动物,如水獭、麝鼠及长毛兔换毛期常年不断,马、骡、驴的鬃和尾没有明显的换毛期,几乎终年零星不断。

(二)毛被成熟期

由于动物品种,生活习性及气候等因素不同,毛被成熟早晚不一样,大体分为以下四类:

1、早期成熟类

一般是指毛被在霜降前后至立冬前成熟的动物,主要有灰鼠、香鼠、花鼠、白鼠、银鼠等。

2、中期成熟类

一般是指毛被在立冬至小雪成熟的动物,主要有黄鼠狼、紫貂、扫雪等。

3、晚期成熟类

一般是指毛被在小雪至大雪成熟的动物,主要有狐狸、猸子、虎、狗、雪兔等。

4、最晚期成熟类

一般是指毛被在大雪以后成熟的动物,主要有麝鼠、水獭等。

(三)毛被的季节特征

毛被分为冬、秋、春、夏四个季节特征:

1、冬皮

由立冬至立春所产的皮,特征是针毛稠密、整齐,底绒丰厚、灵活,色泽光润,皮板细韧,油性好,呈白色,尾毛丰满,质量最好。

2、秋皮

由立秋至立冬所产的皮,夏毛逐渐脱落,生出短矮的冬季绒毛。又分为早秋皮、中秋皮和晚秋皮。早秋皮针毛粗短,稍有油性,尾毛短;中秋皮,针毛较短而平伏,底绒稍厚,光泽较好,仅头、颈部有少数夏毛,皮板厚,呈青色,有油性,尾毛较短;晚秋皮,针毛整齐,或有少数硬针,底绒略显空疏,光泽好,皮板较厚,颈部或臀部呈青色,油性较好,尾毛丰满。

3、春皮

由立春至立夏所产的皮。这时气候逐渐转暖,畜、兽丰厚的冬季毛绒逐渐脱落,换成稀短的夏毛。又分立春皮、春皮和晚春皮。立春皮,毛绒较弱,光泽减退,底绒稍欠灵活,皮板颈部呈粉红色,略呈厚硬,油性差,尾毛略有弯曲;春皮,针毛略显弯曲,底绒已显粘合,干涩无光,皮板发红,显厚硬,枯燥无油性,尾毛勾曲;晚春皮,针毛枯燥、弯曲、凌乱,底绒粘合或已经浮起,皮板厚硬,呈红黑色,尾毛已脱针。

4、夏皮

由立夏至立秋所产的皮。仅有粗毛而无底绒,稀短且显干燥,皮板枯白薄弱,尾毛稀短,大部分没有制裘价值。

上述原料皮的皮板与毛被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特征,仅是一般规律、由于动物生长地区的气候,生活条件以及动物体质的不同,又有所差别。因此,在检验皮张品质时,应区别对待。